儀式現場,云南交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遲中華宣布超充走廊全線貫通暨兆瓦級超充網啟用。云南交投集團總經理潘正軍、云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楊澤龍先后致辭。云南交投經營公司負責人介紹了綠電超充走廊和兆瓦級超充網絡建設有關情況與成效,華為數字能源充電網絡全球業務總裁劉大偉分享了技術創新背后的突破與思考。
云南高速公路重卡綠電超充走廊項目由云南交投集團打造,覆蓋川渝、桂粵等入滇核心通道及連接南亞、東南亞的跨境物流干線,建成了全國首張基于華為兆瓦超充解決方案面向電動重卡的高速公路綠色能源補給網絡。項目一期全線部署基于華為超充技術的6座1.44兆瓦和22座600千瓦液冷重卡超充站,加速建設云南省干線高速服務區高效充電網絡,構建高效便捷、開放兼容、廣泛普惠的重卡補能基礎設施網絡。

儀式現場
今年,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交規劃發〔2025〕42號),明確提出推動新能源重卡規模化推廣應用的發展方向,為行業綠色轉型提供政策指引。云南交投集團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建設電動重卡兆瓦級超充場站,實現“15分鐘級”(SoC:10%~80%)*快速補能的行業突破。單次補能可支持重卡續航達200公里。這種高時效性服務破解了電動重卡中長途貨運的補能焦慮,司機可在短暫休息或裝卸貨間隙完成滿電補給,實現“人停車不停”的高效循環作業,顯著提升單日運輸頻次與運營效率,為全國高速公路零碳貨運通道建設樹立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桿范式。

零碳貨運通道發車儀式
該超充走廊包括4條線路,分別是四川攀枝花—昆明—磨憨、曲靖—昆明—瑞麗、昆明—四川宜賓、昆明—文山。全線總長3350公里,貫穿云南多個重點綠色工業基地,涵蓋重要民生物資、冷鏈生鮮、綠鋁綠硅原材料,以及高品位鐵精粉等追求運輸時效的多種物流。在云南省“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主干路網上全面搭建形成了高效綠電超充補能網絡,將極大緩解電動重卡,特別是跨境物流車輛的“充電焦慮”,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進一步激活路域經濟價值。

讀書鋪服務區華為兆瓦超充設備
依托華為兆瓦超充技術的2400A持續穩態輸出,匹配超充聯盟伙伴研發的重卡超充電池,可以讓超充走廊上的電動重卡實現“15分鐘級”(SoC:10%~80%)*的極致補能體驗。在極大保障補能時效的同時,華為超充的功率池化技術,讓電力容量實現100%利用;一個平臺,商乘兩用技術,使單個場站能同時滿足乘用車和商用車補能需求。此外,云南交投集團的“源網荷儲充”一體化布局,也能充分利用高速沿線光照充沛的服務區、收費站、隧管站的邊坡、車棚頂、屋頂等建設光伏電站,配合華為工商業風液智冷構網型儲能智能協調用電,既能緩解電網壓力,又提升了綠電就近消納能力,推動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助力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的高質量發展。
劉大偉在啟用儀式致辭中介紹,2025年是物流重卡電動化高速發展的元年,這一巨大發展的動因,是電動重卡帶來的超過50%的燃料成本下降,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降本增效空間。然而,電動重卡補能效率低、補能網絡不健全,嚴重制約了產業的發展。為此,華為聯合產業鏈上下游的生態伙伴,于今年4月22日在上海發布了“超充聯盟2.0”。基于超充聯盟平臺,華為數字能源聯合車企及伙伴,共同定義商用車超充標準,打造多場景解決方案。超充聯盟的技術突破將電動重卡從10%-80%的補能時間從原來的1~2小時縮短至15~30分鐘*,極大提升了物流運營效率。
未來,華為數字能源將一如既往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堅持質量優先,生態協同,以開放合作的態度,與生態伙伴協同共建高效便捷、開放兼容、廣泛普惠推進充電網絡,構建兆瓦超充一張網,加速重卡邁向全面電動化時代。
*注:數據于實驗室環境下測得,實際使用中可能因車型差異、軟件版本、使用條件和環境因素等略有不同,請以實際使用情況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