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連接西北能源基地與華中負荷中心的“電力大動脈”,該工程全長1127千米,2022年建成投運,起于陜北換流站,途經陜、晉、豫、鄂四省,將陜北地區豐富的煤電、風電、光伏等能源資源轉化為清潔綠電送往華中,有效支撐華中地區用電需求,助力區域能源結構優化。
據悉,該工程首批應用新一代特高壓輸電技術,解決高電壓大電流運行穩定性難題。國內首次應用自主研發的“大有效面積光纜”,實現了467公里無中繼長距離傳輸的重大突破;全面應用國產化核心設備,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化攻關,以千億級外送能力驗證了我國特高壓技術的成熟性,為全球能源互聯貢獻“中國方案”。
同時,運維團隊構建“立體巡檢+集中監控”模式,應用數字化換流站系統實現設備遠程監測與故障智能診斷;5G、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應用,大幅提升檢修效率。面對極端天氣頻發挑戰,常態化開展特巡特護與應急演練,確保線路安全暢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