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視頻峰會發表致辭。習近平指出,今年是《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走到新的十字路口。盡管個別大國熱衷于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對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造成嚴重沖擊,但歷史總會在曲折中前進。只要堅定信心,加強團結合作,就一定能沖破逆流,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和世界一切進步事業行穩致遠。一是堅守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4月21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綠證制度體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累計核發綠證49.55億個。據悉,綠證是對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頒發的具有獨特標識代碼的電子證書,1個綠證單位對應1000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量。綠證由國家能源局負責核發和管理,以電網企業、電力交易機構提供的電量數據為基礎按月統一核發,加蓋國家能源局綠色電力證書專用章。《報告》指出,自2017...
近日晶科能源碳管理系統成功通過德國萊茵TÜV集團(以下簡稱TÜV萊茵)的符合性認證,成為光伏行業首家獲得ISO 14064-1:2018和ISO 14067:2018標準認證的企業。此次認證不僅是對晶科碳管理系統先進性的高度認可,也標志著晶科在低碳發展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在全球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下,晶科能源憑借在碳管理領域的卓越創新和實踐,再次樹立了行業新標桿。此次認證TÜV萊茵對系統所涉及數據的相關性、完整性、準確性,排放源識別、...
3月31日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18項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國家標準于4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批標準涵蓋多個國民經濟重要產業,包括鑄造、有色、化工、建材、礦山、機械、交通、農業、電工電子、食品、廢棄處置等。這批國家標準重點針對以往企業碳排放核算邊界不清、難以互認的問題,對算什么,怎么算提出統一要求,明確各行業核算邊界、排放源識別、活動數據采集及排放因子選取等規則,為企業精準計算與報告碳排放構建了規范化路徑。通過核算工藝流...
應對氣候變化、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近期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一系列與綠色轉型密切相關的論壇成為各方關注熱點。年會期間發布的《博鰲亞洲論壇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2025年度報告——應對氣候變化:亞洲推進綠色發展》顯示,通過綠色轉型應對氣候脆弱性、推動經濟增長及實現可持續發展,亞洲正在開辟一條更具活力和可持續性的增長新路徑。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評估,中國和印度很有可能通過現有政策實現其當前的2030年國...
3月24日,我國首口海上CCUS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臺開鉆。該項目預計10年累計規模化向海底地層注入二氧化碳超100萬噸,同時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驅動原油增產,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恩平15-1平臺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產平臺,所在海域水深約90米。該平臺所開發的恩平15-1油田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若按常規模式開發,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不僅對海上平臺設施和海底...
AI技術正深入能源行業的各個領域。在華陽集團二礦,綜采智能化控制系統可實現對井下采煤設備的集中控制,電腦前的調度員通過實時傳來的數據,就能知道設備運行狀態,及時掌握和分析工作面情況,清晰感知細微痛癢,并及時診治、對癥下藥,安全更有保障。一個大型光伏電站,每天面對不斷變化的發電數據和市場波動,運營者需要及時做出最優的能源調度決策。如今,這項工作有了虛擬智能專家,東方日升Risen Cloud能源管理系統通過分析電站數據和用戶習慣,確保...
近日,浙江公司寧海電廠萬噸級吸附法碳捕集裝置完成了連續72小時第三方性能考核,在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80%、二氧化碳產品氣純度大于95%的條件下,平均捕集能耗為331千瓦時/噸二氧化碳,初步展現出吸附法碳捕集技術的低能耗優勢。浙江公司寧海電廠牽頭承擔的吸附法碳捕集關鍵技術開發及萬噸級示范是國家能源集團2021年科技創新重點項目,采用浙江公司和低碳院自主開發的高效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和低能耗碳捕集工藝,建成了國內首套燃煤電廠萬噸級低...
在國家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和雙碳經濟背景下,消費者對經濟實惠、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需求高漲,數千萬級別的消費人群和頻繁發生的充電安全問題,使得低速電動車換電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一機遇不僅源于市場需求的爆發,更得益于產品創新與金融模式的深度融合。3月18日,巡鷹集團旗下巡鷹出行成功完成基于換電實體資產的RWA(Real World Assets,真實世界資產),涉及金額數千萬港元。該項目通過發行由香港勝利證券(股票代碼:8540.HK)擔任...
2025年3月13日晚,嘉澳環保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連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的生物航煤產品已達到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審定要求,正式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準書》。這一里程碑事件不僅為嘉澳環保的生物航煤商業化鋪平道路,更折射出中國航空業綠色轉型的加速推進。在雙碳目標與全球減排壓力下,生物航煤作為航空業最佳的低碳解決方案,正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嘉澳環保憑借技術領先與產業鏈布局,已搶占市場制高點。適航認證:...
信心凝聚力量,實干成就未來。當前,山東德州大地上,干部群眾不負好春光,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圍繞抓項目、擴投資、促消費,積極推動項目提速、攻堅突破,為高質量完成全年任務目標打牢基礎。記者從德州市自然資源局了解到,今年德州市重點推進6個供暖面積超百萬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總投資近30億元。眼下,德州多個地熱能項目正在全力推進實施中。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也是擴投資穩增長的新的增長極,地熱項目涵蓋應用場景多,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3月9日下午,由深圳中農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宿州中農秸美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秸稈木質纖維素生物酶解聚三組分分離技術及成套裝備研發與應用項目通過了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研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技術路線創新性強,裝備集成度高,在秸稈資源全組分高效分離與高值轉化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生物質化工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的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鑒定委員會...
2月26日,冀東大地春意漸濃。雖然冀東油田曹妃甸新城地熱供暖項目第7個供暖季和山東武城清潔供暖項目第4個供暖季已進入收官階段,但是項目團隊堅持嚴格值守,密切監測,及時調節各項供暖參數,確保穩定供暖。冀東油田作為我國華北地區的能源企業之一,在國家雙碳戰略的指引下,積極響應綠色發展號召,大力推進地熱供暖項目。7年來,該公司勘查足跡遍布全國,以冀東速度、冀東溫暖、冀東質量擦亮冀東地熱品牌,展現了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和綠色轉型發展的創新...
山東省能源局日前發布關于公布“山東省地熱能試點工程”項目(第二批)的通知,詳情如下:
各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財政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環境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水利局:
根據《山東省地熱能示范工程創建工作方案》要求,我們對“山東省地熱能試點工程”創建名單中已建成并穩定運行的項目開展了省級驗收。經專家現場驗收和評審后,確認“東營區華泰金融中心—吾悅廣場片區中深層地熱能替代燃煤供暖項目”等4個地熱能項目驗收合格,授予“山東省地熱能試點工程”,其中涉及14口開采井。現予以公布。
附件
25日,記者從中船動力(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功率甲醇雙燃料船用主機正式發布。該成果填補了我國大缸徑綠色新型燃料船用低速機研制的空白。此次發布的機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設計最大功率可達64500千瓦。其采用先進的數字化智能控制系統和靈活高效的雙燃料噴射系統,具有節能減排佳、運行能效高、維護成本低等特點,在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的趨勢下具有廣闊市場前景。該機型成功實現了甲醇替代率超95%,相比傳統柴油動力...
中國環保新聞,環保,環保新聞,環境保護,煙氣環保處理,廢水環保處理,環保設備,環保產品